Wednesday, August 29, 2007

关于张功耀《中医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知识》

   Maslow
  昨天在新语丝看到了张功耀教授的《中医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知识》一文,觉得似乎存在一些问题,随便聊两句。
  张功耀教授全篇,通过给出关于“知识”的若干特征,而中医并不符合“知识”的这些特征,来证明“中医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知识”。相关文章没有细读,但是我只是非常好奇,张教授所指出的“知识”,到底是什么意义上的“知识”?是epistemology上的所谓knowledge?还是老百姓common sense中的“知识”?亦或是“已经知道的认识”这样的字面解释?还是《论语·为政》里边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然张教授给出了他自己关于知识的定义:“知识就是关于一事实或诸事实的知道。用科学哲学的术语说,知识陈述必然的都是事实陈述。”但是问题又来了,什么是“事实”?什么又是“知道”?这和Plato所说的“true belief”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接着张教授又给出了一个论断:“知识要有一个确实的知道对象”,笔者非常好奇,这个论断到底是如何得出的?推理过程是如何?张教授并没有给出来,似乎是基于他对于知识的“定义”,而那个定义本身就是模糊的,不确切的,那么这样的论断的可信性就大打折扣了。事实上,张教授所称的“任何意义上的知识”本身就不是一个“确实的知道的对象”...笔者以为,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张教授不应该将他的论证建立在一系列模糊的概念之上。当然,张教授的这篇文章只是科普文字,并不是学术论著。虽然科普文章也许受阅读对象所限,不可能将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或者给读者解释复杂或者艰深的概念,但是笔者认为,张教授有必要确切的明确他所论述的问题的基础以及相关概念的定义,否则,似是而非的讨论和中医也就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
  笔者以为,张教授大可不必费尽力气得讨论什么“任何意义上的知识”,只要确切的告诉读者什么是知识论所称的知识,什么又是“科学知识”就足够了,给读者明确的概念,正确的逻辑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想读者自己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陈家骅:一名没有在国外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美国大学外籍教授”

  
  作者:nice
  本人前2天恰巧在国内某一院士家里看到了陈家骅送的、他本人编写的几本专著。也许是由于最近网上对陈家骅的简历和“突出贡献”作了报道的缘故吧,我翻看了这几本专著,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 从专著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陈家骅没有在国外发表过论文,至少自己没有引用。但我又觉得这不太可能,因为陈家骅在自己的简历中曾写到“1982年至1985年和1994年至1995年赴美国国立史密森研究院、加州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外籍教授”。一个能在美国大学当外籍教授的专家没有在国外发表过学术论文,好象是不可想象的。 于是,我以“CHEN JH”或“CHEN J”为作者名,查了WEB OF SCIENCE,发现没有一篇陈家骅的论文,也是说陈家骅没有发表过一篇SCI论文。然后,我查了AGRICOLA (1970 to August 2007)、AGRIS (1975 to March 2007)和CAB Abstracts (1973 to July 2007)等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农业领域的主要数据库,也没有发现陈家骅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一篇论文。
同步带 三坐标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